一年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为广东省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去年6月广东省作出“1+ 1+ 9”工作部署,以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强调要实施铸魂立德工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交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份好的答卷。
广东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开创了文化和旅游改革发展的良好新格局。据初步测算,2018年全省旅游总收入1.36万亿元,同比增长13 .5%;旅游外汇收入205 .12亿美元,同比增长4 .4%;接待过夜游客4 .9亿人次,同比增长10 .4%.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旅游总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等主要指标连年位居全国第一。
2018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超万亿元
近年来,广东文化和旅游主要指标持续稳居全国前列。作为文化大省,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连年位居全国第一,约占全国文化产业总量的七分之一。经省统计局核定,20 17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4817亿元,占G D P比重为5 .37%,预计2018年继续保持积极态势。此外,据初步测算,2018年全省旅游总收入1 .36万亿元,同比增长13.5%;旅游外汇收入205.12亿美元,同比增长4 .4%;接待过夜游客4.9亿人次,同比增长10 .4%.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旅游总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等主要指标连年位居全国第一。
可以说,文化和旅游业成为广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广东文化系统各产业领域发展势头良好,继续保持领先全国的优势。”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汪一洋在2019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上表示,目前,广东已起草《广东省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认定两批共14个广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广州、深圳等市陆续出台推动产业融合等政策文件。2017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超过13万家,占全国文化企业总数的10%以上,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8060家,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量分别达到1 .72万亿、2 .27万亿元,从业人员达342万人,居全国第一。
粤剧时隔34年再登央视春晚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广州视察期间,专门前往粤剧艺术博物馆,对保护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等作出重要指示。对于粤剧而言,这无疑迎来了发展的绝佳时期。一时间,粤剧在全国的受关注度和知名度迅速提升。
今年春晚主会场上,阔别央视春晚主会场34年的广东粤剧,也在《锦绣梨园》中再次精彩亮相。当晚约9时,由广东粤剧院副院长、梅花奖得主曾小敏领衔,携手广东粤剧院彭庆华、文汝青共同登场,演绎一曲新编粤剧。清丽婉约的演唱令观众如痴如醉。
“广东粤剧相隔34年重登央视春晚,我相信,对于整个粤剧界都是欢欣鼓舞的。”曾小敏在事后接受采访时表示,粤曲《粤韵新篇》是2018年的新曲,她在2018年广东粤剧院建院六十周年晚会上作为压轴演出,原曲名为《大美岭南粤韵飞》,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当天到现场录制,后来将此粤曲推荐了给春晚总导演。
不仅是粤剧,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后的首台春晚,岭南文化元素在一些章节中成为点睛之笔,包括在开场不久亮相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醒狮,用更新颖、更大胆的表现方式,引得观众叫好声连连。
春晚上的岭南文化符号只是一个缩影。
2018年,广东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进一步加强。记者了解到,去年,广东实施文物保护利用行动计划,设立区域文物考古工作站,英德市青塘遗址入选2018年度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同时,推进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仅今年春节期间,纳入监测的14段南粤古驿道重点区域就共接待游客441.2万人次,同比增长8.2%.
去年,在总书记视察广州后,永庆坊、粤剧艺术博物馆等地成为青年人“打卡”的热门景点。近日,永庆坊所处的恩宁路,其二期改造已拉开序幕。该项目总体定位为“恩宁路、最广州”,目前已选取其中一段骑楼街作为示范段进行集中打造,力争于2019年完成修缮维护,率先开放。
建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全省新时代改革开放的‘纲’,省委省政府要求‘举全省之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这也是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大机遇、大文章。”汪一洋表示,新的一年,全省文化和旅游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深化改革创新,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他提出,必须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有机结合,建设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金融支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重点抓好广东历史文化游径、南粤古驿道精品线路、民办博物馆、民宿产业等文旅融合的新载体建设。
“努力将文化和旅游业打造成为广东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实现文化和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 D P比重的10%以上。”记者了解到,2019年,广东省将壮大产业新动能,开展国家级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验收工作,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指导广州、深圳(福田区)、惠州积极推进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工作。以文旅产业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助力省委省政府“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一核”以广州、深圳为中心,支持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创新提升城市文化综合实力,支持深圳创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一带”突出打造蓝色旅游经济带,依托历史村落、特色渔港渔村、邮轮游艇等资源,加强“海洋-海岛-海岸”立体开发,推进滨海产业带建设:“一区”突出生态发展,以环丹霞山、环南岭等为重点,建设粤北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与此同时,要推动共建人文和休闲湾区。制定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合作的三年行动计划。加强粤港澳文艺精品、文创产品和旅游产品的开发供给,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围绕大湾区城市经济带建设,积极探索开展大湾区文化和旅游产业与优势项目的对接。推动湾区文化总部和湾区文化产业带协同发展,珠三角地区要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以珠三角“9+2”城市群构建湾区文化总部,形成“人文湾区”核心区,粤东粤西粤北要加强与大湾区发展对接,推动形成“人文湾区”拓展区。打造一批湾区文化品牌,形成彰显新时代岭南文化魅力的湾区文化产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