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向东,科学城是绕不过的战略高地。
近日,广州科学城提升规划深化设计成果(下称“规划”)通过专家评审。根据规划内容,拟将科学城扩容7倍,至14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全区面积的1/3。
规划有产有城,有生态有配套,堪比欧洲、日本的一些科学城。包括建设“全球智能制造基地”“中国智造品牌中心”;打造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试验区;5分钟直达公园,11条地铁纳入规划、200公里风雨连廊……最终引领科学城实现“五年大变化”。
今年3月,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印发的《广州科学城创新发展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为科学城提出了五大目标:到2023年,广州科学城要实现五个方面大变化——发展空间实现大优化,科技创新实现大突破,产业集群实现大提升,中小企业实现大发展,对外开放形成大格局。
为实现“五年大变化”,在这次规划中,广州科学城又定下了怎样的发展经?新规划如何为全区“北中南”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新活力?又将如何影响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格局?
五次“生长”
广州科学城扩容并非一朝一夕的“心血来潮”。其先后经历了五次“生长”,面积由最早的3.7平方公里,扩容至最新提出的140多平方公里。
广州科学城的建设史,最早可追溯至1992年。广州市计委1992年编制《广州东南部地区发展规划大纲》中,选定天河区的玉树村附近3.7平方公里,作为科学城起步区开发用地,当时称为“广州通讯产业基地”。
1997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体制调整方案》,明确广州科学城是广州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基地和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新型城区,总面积由3.7平方公里扩展到19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4平方公里。
1998年12月28日广州科学城奠基,2001年正式启动建设。
1999年,广州市再次提出修改科学城的规划,将其扩容至37.47平方公里的规模。
2012年,科学城控规修编工作提出了“聚核”“扩容”“转型”和“提质”等规划思路。开发建设的思维由量向质转变,不再一味追求空间上的扩展。政府进一步明确,科学城范围为20.24平方公里,并沿袭至今。
2018年底,该区提出重点谋划推动科学城扩容到100平方公里左右,打造一个活力迸发科学城,五年内实现大变化。
过去22年间,科学城经济实现飞跃式发展,成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产值贡献最大、增长动力最强、高端要素最为密集的区域,可以说是“代表广州未来”的现代化活力新城。
科学城在设立之初,人口仅有5500人,主要为当地村民,建设用地也仅有220公顷,开发强度不到10%。如今,科学城片区常住人口已将近10万人,户籍人口约2万人。
早在2007年,微软、英特尔、IBM这三大世界IT巨头就齐齐落户广州科学城。从那时开始,广州科学城就成为世界500强企业争夺的宠儿。
此后,科学城更是成功引进LG液晶显示、索尼等。至2017年,科学城营收已高达3700亿元。累计落户超过130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项目,占全市四成,全区的八成。聚集了300多家企业研发机构,1000多家高科技企业,陆续建设了科技企业加速器等86家孵化器,吸引了3000多名海归人才在此创新创业。
到2019年,科学城集聚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约2700亿元,同比增长8.4%。
今年5月,广州科学城因在“双创”工作方面成绩突出,获得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这是广州科学城连续两年凭借“双创”成效获得国家通报表扬。
去年,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的《科学城规划建设总结报告》,总结梳理了科学城规划与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不足方面,包括由于用地资源紧张和人口规模不足,产城融合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有大量低效用地,产业用地整体亟待扩容提质,同时产业链尚不完善,产业关联性不强;居住空间围绕产业空间呈分散式布局,基础设施配套短板明显。
随即,该区面向全球,正式启动广州科学城提升规划设计国际竞赛。
“深化设计为广州科学城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一个系统的发展框架,针对产业、生态、交通、公共服务配套等多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并与实施项目相结合,能够较好指导规划理念的落地。”评审专家认为。
奔赴“万亿”强区
从规划看,广州科学城将全面发力“智造”。
率先布局约6.5平方公里的生物安全园区,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试验区;
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安全创新港作为国内首个以中试为主的生物安全产业园也在筹建中;
将创建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区,重点打造航天云网、阿里飞龙工业互联网平台、中船“船海智云”等一批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建设面积约65万平方米的中国新基建产业园已提上日程,打造产业数字化发展新标杆……
未来将打造“中国智造”标杆产业,将其产业发展定位为“全球智能制造基地”和“中国智造品牌中心”。
各地科学城的最终赛场,都是产业经济。《行动方案》提出要在广州科学城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总产值1万亿元。
全国范围内,筹谋迈向工业总产值“万亿”强区的,除了广州开发区,还有佛山南海区。
此次规划,从物理空间上更加科学、集中地承载三大千亿级产业,让其不受束缚大展拳脚。
规划提出打造集约发展用地“黄埔”经验。该经验即通过释放存量空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2793公顷;创新产业用地分类,鼓励土地混合使用,新增混合用地992公顷;建立差别化的土地供应机制,重点功能区、工业楼宇及优质产业项目综合采用“带方案出让”“标准地”、1.5级开发等多种土地供应方式,提升产业空间供给质量;支持工业用地提高容积率,允许普通工业用地基准容积率上限可达3.5-4.0,鼓励建设工业楼宇,推动建设“摩天工厂”,打造一批“无人工厂”“无人车间”示范项目。
事实上,科学城对上述三大新兴产业集群已布局多年,有相当夯实的基础。
以生物医药为例,截至5月9日,其产业产值近800亿元,该产业已成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该区聚集生物医药企业超过1000家,产业规模占广州市六成以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水平位居国内第一梯队,获评中国“生物医药最佳园区奖”,拥有一批世界级企业、世界级人才、世界级研发机构和平台。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科技抗疫的战场上,园区内的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等生物医药类企业为高效率、高质量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积极贡献,突显抗击疫情的“广东密码、黄埔现象”。
跨过“分水岭”
此次规划,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关键词---大科学装置。
规划指出,紧紧扭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纲”。推进布局大科学装置、重要科研机构和前沿科学交叉研究平台。
有没有大科学装置,是科学城建设的“分水岭”。首先,对比全球最成功的科学城,如比邻东京的日本筑波科学城是全球最早的科学城之一,1968年动工。科学城内的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集合了质子同步加速器PS、脉冲散裂中子装置KENS等八个大科学装机群,对提升日本的国际科技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在国内,上海张江科学城是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集聚地之一,拥有超强超短激光装置等一系列大科学装置。
国家大科学装置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在合肥滨湖科学城动工,建成后将为我国开展聚变堆核心部件研发和建设提供技术基础。
在珠三角,东莞松山湖科学城的散裂中子源装置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脉冲型散裂中子源的国家。此外南方先进光源也落户松山湖。未来,松山湖科学城至少将拥有两个大科学装置。
深圳作为我国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其标志就是要有一大批重大科学技术设施群或重大科学装置。而建设光明科学城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集中布局大科学装置群。
去年重磅登场的南沙科学城规划中,也有冷泉生态系统观测与模拟装置这一大科学装置,其将为可燃冰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实时长期观测和预警技术支撑,具有服务海洋强国的重要战略和科学意义。
可见,大科学装置堪称一座科学城的核心竞争力,将极大提升其原始研发能力,并集聚大量人才和资金。
这让广州科学城有了紧迫感。
从日前召开的黄埔区两会上透露出,该区将以原始创新抢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全力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要承载区,推进建设太赫兹国家科学中心等重大科技设施。还将制定实施世界一流科研院所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打响“黄埔实验室”品牌。
此前《行动方案》也提出,到2023年,力争建设1个以上大科学装置、10家以上中科院系列科研院所、100家以上新型研发机构和国家级企业创新平台,将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占GDP比重提高到6%以上。
在粤港澳大湾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已为各类创新要素流动铺就畅通通道。其中广州的独特优势是“国家队”的大院、大所多。但大科学装置的数量还不足以体现其区域发展核心引擎的地位。
黄埔区两会上提出“北中南”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将形成北部牵引、中部建带、南部成链的全新“北中南”空间布局。
在这之中,中部建带指的就是科学城要高标准布局“一核两轴三区”,在空间上形成向西融入广州主城、向东辐射珠江东岸地区的带状枢纽。
优秀的科学城和大科学装置,能够提升一座城市在全球的创新层次和竞争段位。其本质就是各个城市科技核心力量的竞争。这也将是粤港澳大湾区科研实力、产业实力整体提升的重要进程。
作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核心创新平台,广州科学城在一场悄然而起的赛道上铆足了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