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全市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2019-03-18 10:09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我说两句(加入讨论)

  2月18日正式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要求深圳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多担当、更积极主动作为,全力以赴推进大湾区建设,勇担特区新使命、拿出特区新担当、作出特区新贡献。”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深圳将严格按照党中央顶层设计和省委统筹安排,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拿出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精神状态,增强核心引擎功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举全市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努力在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奋力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为全省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肩负好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职责▶▷切实当好主阵地中的主阵地


  南方日报:深圳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您如何理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国家战略?


  王伟中: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用“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寓意广东新时代改革开放的“纲”就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强调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做实,举全省之力办好这件大事”,为广东、深圳开拓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大机遇。


  党中央和省委对深圳寄予厚望。去年10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四个方面重要指示要求。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赋予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这一无比崇高的新使命。总书记将如此重任交给深圳来先行示范,是对深圳的莫大关怀、莫大信任,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和鞭策。去年10月,总书记视察广东期间,在深圳前海时肯定了“前海模式”。在去年底对深圳工作的重要批示中,总书记肯定经济特区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要求深圳市委、市政府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增强核心引擎功能。这些重要批示指示为深圳推进大湾区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委书记李希对全省推进大湾区建设作了全面系统的工作安排,进一步为深圳推进大湾区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明确了工作重点。


  深圳有条件、有责任、有担当增强核心引擎功能。深圳是一座充满魅力、活力、动力和创新力的创新型国际化城市,率先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经济体量、人口规模占大湾区的比重分别超过20%、30%,出口总额连续26年居全国城市第一,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5年居全国城市第一,拥有世界级集装箱枢纽港、亚洲最大陆路口岸、中国第五大航空港,有实力、有底气、更有信心发挥好核心引擎作用,成为大湾区建设中动力澎湃的“发动机”,切实当好主阵地中的主阵地。


  落实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国家战略是广东、深圳最重要的事,是深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深圳将坚决落实党中央顶层设计和省委统筹安排,把《规划纲要》作为行动纲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战略思维,增强大局意识,把握发展大势,主动担当作为,携手港澳和大湾区其他城市共同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谋在前处干在实处▶▷抓紧抓实大湾区建设各项工作


  南方日报:2017年7月1日,在习近平主席亲自见证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在香港共同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协议签订以来,深圳对推进大湾区建设做了哪些谋划?


  王伟中:《规划纲要》内容丰富、分量很重,必须学习好、领会好、落实好。前期,深圳已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了一些谋划和推进。


  一是坚持谋定后动。省委对抓好大湾区建设作了谋划安排,将其作为“1+1+9”工作部署的重要内容,列为九大任务之首。深圳紧跟党中央和省委步伐,从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订之日起,就结合上级要求和工作实际,对深圳建设任务积极谋划。今年年初,深圳市委召开六届十一次全会,作出了“1+10+10”工作部署,“1”是指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这个由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历史使命;第一个“10”是指实现使命的战略路径,包括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10个方面先行示范;第二个“10”是指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持续抓好的10项重点工作,其中,大湾区建设居于首位,具有全局性、引领性地位。深圳已制定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三年行动方案和近期工作要点,包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共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势产业协同发展、绿色湾区共筑、优质生活圈共建、扩大对外开放、平台共建等七大行动,形成了路线图、任务书和施工图。


  二是坚持统筹推动。去年8月,深圳参照党中央和省委做法,成立了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近期,深圳在机构改革中,整合了市发改委和市港澳办的力量,因地制宜设置了市委大湾区办。深圳将把管理体制创新转化成整合资源、推动工作的更强动力,每月每季度倒排任务,加强重大问题统筹协调,把工作一项一项推进落实。


  三是坚持规划联动。深圳在制订前海全面深化改革方案、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等文件时,充分考虑香港所需,主动与港方对接,积极吸收港方意见建议。深圳力求在坚守“一国”之本的前提下,打破壁垒屏障,深化内在有机衔接,把“两制”之利充分释放出来。


  四是坚持项目带动。近两年来,深圳每季度均新开工一批顺应市场需求、符合多方利益、利于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坚持以项目支撑大湾区发展。前不久,深圳又集中开工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第一批重大项目,新开工项目共计31个,包括前海城市新中心建设项目、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首批启动项目等,总投资达749亿元。接下来,深圳将全面落实《规划纲要》,谋划实施更多具有战略意义的项目,以实实在在的成果助推大湾区建设。


  做好“深港合作”这篇大文章▶▷推动深港“亲如兄弟”般关系更加巩固


  南方日报:《规划纲要》提出,发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圳未来将如何与香港深度合作?


  王伟中:深圳过去40年的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毗邻香港的独特区位优势,得益于香港在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大力支持。现在,深圳在科技创新、金融发展、城市管理等方面与香港还有不少差距,仍要学习香港、依托香港、服务香港。深圳将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严格按照宪法和基本法想事办事行事,以规则相互衔接为重点,以跨境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以科技创新、民生领域等合作为突破,做强做实“香港—深圳”这一极,巩固深港“亲如兄弟”般关系,为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是在健全常态化联络机制上下更大功夫。深港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在合作交流上有良好的基础。我到深圳工作后,多次与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女士会见会谈。前段时间,深圳对现有深港合作机制进行了梳理,接下来将根据实际需要,该完善的完善、该加强的加强、该新建的新建,做到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切实发挥合作机制强化沟通、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实效。


  二是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上下更大功夫。基础设施的联通,也就是深港合作未来的联通。目前,深港双方已初步建成由高铁、城市轨道、口岸等组成的跨界交通网络。深圳将携手香港不断完善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进一步畅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莲塘/香园围口岸承担着香港与深圳东部、粤东的客运和货运功能,今年有望正式启用运营,助力深港跨界交通“西进西出、东进东出”。


  三是在便利香港居民来深发展上下更大功夫。深港合作要让便利港人政策看得见、摸得着。去年以来,深圳在这方面做了积极探索,比如就业免办就业证、住房公积金提缴享受市民待遇等。深圳将积极落实国家政策,加快完善配套政策,积极回应港澳居民关切,建好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等平台,让港澳青年来深创新创业更加便利。


  四是在推进前海开发开放上下更大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对前海开发建设十分关心,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近期,为贯彻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深圳制订了前海全面深化改革方案、实施前海开发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前海城市新中心规划等文件,在制度创新、产业聚集、城市新中心建设等方面推出了130多项举措。深圳将不断深化拓展“前海模式”,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让前海更加生机勃勃。


  做好“创新合作”这篇大文章▶▷携手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南方日报:《规划纲要》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将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深圳在助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将在哪些领域发力?


  王伟中: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深港、深澳创新合作具有良好基础和优势。深圳技术创新、科研成果产业化、产业链完备等优势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一面旗帜。港澳、广州科研资源丰富、科研实力雄厚。深圳将抓住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重要契机,把自身的产业化、市场化、科技创新优势与港澳、广州科技创新资源丰富等优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全面提升创新型国际化城市创新能级,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携手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是关键支撑。深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存在不足,一些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重大装备“受制于人”。我常拿爆米花做比喻,人人都喜欢吃爆米花,但没人去种玉米,哪来的爆米花?深圳将坚持创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拿出“功成不必在我”的耐心和“功成必须有我”的担当,耐住性子、舍得投入,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保持30%的财政科技经费投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并重点建设好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平台,一体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将发挥“离岸、跨境、国际化”优势,推动实施人员、资金、物资、税收、信息等领域先行先试政策。目前,合作区内已建成23万平方米、国际一流的深港国际科技园,将引入香港知名大学和国际先进科研机构。光明科学城于今年1月已正式动工建设脑模拟与脑解析、合成生物学等首批重大科学装置,接下来将全力推动重大科技装置群建设,形成源头创新的重要策源地。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现有国家、省、市创新载体271个,高新技术企业、高端人才集中,产学研优势明显,接下来将加快鹏城实验室等高校和科研机构能力建设。深圳力求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抓手,打造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心,补齐原始创新短板,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注入动力。


  做好“区域合作”这篇大文章▶▷加快推进珠三角核心区深度一体化


  南方日报:《规划纲要》提出探索协调协同发展新模式。除港澳外,深圳将如何加强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的协调发展?


  王伟中:《规划纲要》明确,坚持极点带动、轴带支撑、辐射周边,推动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功能互补。省委做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重大部署,强调要通过广州、深圳“双核驱动”,带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深圳将牢固树立全省发展“一盘棋”的理念,主动融入“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着力推动大湾区城市群空间格局优化和珠三角核心区深度一体化发展。


  广州是大湾区中心城市之一和省会城市,是深圳学习的标杆,深圳将坚持学习广州的好经验好做法,围绕“发挥特大城市辐射引领作用、带动大湾区城市群共同发展”这个主题,开展更加紧密、更富成效的合作交流,实现双核驱动、功能互补、协同发展。


  深圳还将深入实施“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发展战略,以深中通道、深茂铁路等战略通道建设为抓手,加强与周边城市合作,加快“深莞惠+河源、汕尾”经济圈建设,助推粤东粤西两翼与珠三角城市串珠成链建设沿海经济带,共同为大湾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做好“先行先试”这篇大文章▶▷创造性地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南方日报:粤港澳大湾区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将如何创造性落实大湾区建设有关任务?


  王伟中:先行先试是经济特区的一项重要职责。粤港澳大湾区在“一国”之内,有“两制”“三种货币”“三个关税区”,没有先例可循,没有模式可套。《规划纲要》提出了很多需要“研究”“探索”“创新”的方向,很多可以“丰富”“发展”“完善”的内容,很多给予“鼓励”“支持”“允许”的空间。要落实大湾区建设各项任务,必须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深圳将继续传承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坚决破除与发展不适应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法规制度约束,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投资和贸易规则,重点在构建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大胆改、自主改,持续推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创新政策和举措,创造性地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学习宣传贯彻《规划纲要》是深圳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和当务之急。深圳将严格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统筹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学习宣传培训工作,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使《规划纲要》精神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形成学习宣传工作和落实工作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推动大湾区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实现新进展,向党中央和省委、向深圳市民交出优异答卷。

0
网友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我要团房

报名看房团

24小时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