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架东西 融合湾区

2019-03-25 10:22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我说两句(加入讨论)

  3月21日晚上,新近建成的虎门二桥全线亮灯,预计可在清明节前通车。  虎门二桥将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后首个投用的超级工程,也是继虎门大桥和港珠澳大桥之后,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的第三条跨江跨海通道。


  回顾开通半年的港珠澳大桥,截至3月20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累计验放出入境旅客超过634万人次,验放车辆超过18万辆次;珠江西岸有逾百亿元人民币货物经过大桥口岸通关,而且呈现明显增长态势,大桥对粤港澳大湾区物流的带动效应正逐步显现。


  珠江西岸在加速交通一体化的同时,也在充分利用港珠澳大桥开通的契机,加快布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互联互通,向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基本实现“一小时经济圈”的目标迈进。


  港珠澳大桥已现物流带动效应


  近日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依托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快速交通网络与港口群和机场群,构建区域经济发展轴带,形成主要城市间高效连接的网络化空间格局;更好发挥港珠澳大桥作用,加快建设深中通道、深茂铁路等重要交通设施,提高珠江西岸地区发展水平,促进东西两岸协同发展。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往来珠海与香港葵涌货柜码头的行车时间可以由之前的大约3.5小时缩减至约75分钟;往来珠海与香港国际机场则可以由之前的约4小时缩减至约45分钟。


  “能够成为第一人,我非常高兴,有了港珠澳大桥,粤港澳一小时通行不再遥远。”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现居中山的澳门籍旅客王先生早上5时就出发,成为第一个通关、最先登上穿梭巴士的旅客。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迎来重大历史节点的同时,大桥的珠海连接线也正式通车,常规公交、客运专线、长途班线、旅游客运、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全面投入运营,珠三角西岸以及内地其他城市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经港珠澳大桥进出香港。


  据统计,截至3月20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累计验放出入境旅客超过634万人次,验放车辆超过18万辆次;珠江西岸有逾百亿元人民币货物经过大桥口岸通关,而且呈现明显增长态势,大桥对粤港澳大湾区物流的带动效应正在逐步显现。


  广东省交通集团下属威盛运输企业有限公司货运部总经理王国良介绍,过去该公司从香港运货到珠江西岸城市,像走在弓上,从深圳经东莞再到珠西片区,要经由7条高速公路,通过大小十几座桥梁才能到达。如今港珠澳大桥通车了,就像走在弓弦上,只要经过这座跨海大桥就可到达珠江西岸城市。以一辆货柜车从香港国际码头运货到珠海斗门为例,以往从深圳经虎门大桥前往,往返里程是436公里;现在走港珠澳大桥,往返212公里,减少里程224公里。走港珠澳大桥,全程约80分钟,往返160分钟左右,相比过去节省3个多小时,降低路桥费和油费成本1250元。


  开放式交通成大湾区发展趋势


  全国政协委员、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说,开放式交通成大湾区发展趋势,交通互联互通对湾区发展作用非常大。港珠澳大桥不仅在地理上完成了粤港澳大湾区从C形变成真正环形的转变,使三地加快了互联互通,还让粤港澳三地各自制度上的优越性、管理上的优秀成果,技术创新以及交通服务上的先进理念都融合在大桥上,使之为大湾区开放式交通提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事实上,在珠三角西部,佛山算得上是最早尝到开放式交通“甜头”的城市。早在20世纪90年代,穿梭于广佛两地的广佛城巴,便是最早的开放式交通雏形。2010年,国内首条城际地下铁路广佛线通车,成为国内诸多城市跨城出行借鉴的成功经验。而今,广佛线日均客流已突破50万人次,广佛俨然一城,空间界限逐渐淡薄。


  不过,多年前,佛山一环却成为开放式交通发展的一大瓶颈。这个作为佛山内环的城市快速路,无法直接与沿线高速联通,这使得许多途经广佛高速路的车主,不得不出了收费站之后再上一环,然后再从沿线路口转回高速。同时,佛山也饱尝多年来一环免费通行的苦果,货车超载超限严重,道路质量每况愈下。2014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佛江高速公路顺德段、佛江高速公路和顺至陈村段、广佛肇高速公路广州石井至肇庆大旺段、佛清从高速公路南段、广明高速公路陈村至西樵段5条高速公路项目利用佛山一环路段,纳入全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


  这给佛山一环带来了又一次蜕变的契机。一方面,高速化改造,极大缓解了免费通行带来的种种问题;另一方面,变身五条高速后,佛山一环不设主线收费站,车主从其他高速不用出收费站,即可转入佛山一环,快速通达广州、江门、清远、肇庆、中山等地。正如佛山市路桥公司所言,“实施高速化改造后,佛山一环从一个佛山的闭环道路,变成了一个开放的大环。”在珠三角西部高速路网上,今年春节前实现主线通车的佛山一环成为珠三角西部高速路网的“小内环”,串联起珠三角西部的多条重要高速路。


  佛山一环只是佛山乃至珠三角西部城市打造开放式交通的一个缩影。这样的道路项目还有很多,例如近期动工的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开建的中线公路工程;广州、佛山、江门联合打造的以城市快速路为主的广佛江快速通道。这些都极大加强了珠三角西部的路网融合,实现了多个城市一线牵、一路通。


  加速推进珠江西岸交通一体化


  改革开放之初,江河密布的南粤大地曾经受渡口之苦。如当时从广州到珠海,虽然只有130多公里,却要经过三洪奇、细滘、沙口、容奇4个渡口。滞后的交通状况不仅使居民出行困难,也令前来投资的外商望而却步。为扭转交通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广东提出“消灭渡口,改渡为桥”的口号,并首创“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在此思路下引进外资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随着融资模式的破冰,广东第一批桥梁中堂大桥、广珠四桥拔地而起,广东桥梁和交通建设掀开新的一页。


  广东改革开放40年,珠江边潮起潮落。过去,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的只有虎门大桥,它曾是中国第一座悬索桥。在去年10月,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举世瞩目。


  近日,距离港珠澳大桥上游约75公里的虎门二桥即将建成通车,它身高260米,身长12.89千米,目前跨径是钢箱梁悬索桥中的世界第一。虎门二桥诞生的初衷,是为了分担虎门大桥的通车压力,为珠江东西两岸提供新的过江通道,双向八车道日通行可达10万辆车次,比“老大哥”虎门大桥更宽、通行能力更强。


  在高速公路方面,2018年广东省完成新建、改扩建高速公路项目15项共769公里,新增高速公路里程655公里,其中包括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二期等。


  其中,广中江高速三期预计在今年底通车,建成后可直达南沙。广中江高速连接广州、佛山、中山、江门四地,高速三期建成通车后将有效缩短粤西地区与广州、深圳、东莞等地的通行时间,江门前往广州南站的时间也将比之前缩短半小时。


  江门市市长刘毅表示,今年江门将积极配合省级部门做好黄茅海通道各项前期工作,确保项目2020年开工建设。


  在推进黄茅海通道前期工作的同时,江门今年将以交通建设为突破口,加快融入大湾区,推进“三区并进”,安排交通大会战项目94项,总投资1203亿元,年度投资175亿元。


  在轨道交通方面,江门今年将全面加快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站房和配套工程建设,力争明年春节前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快南沙港铁路建设,争取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年内动工,积极推进珠江肇高铁等项目前期工作。


  积极对接东岸
  西岸交通无缝连接


  今年2月25日,粤港非营运小汽车免加签试用通行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政策第一阶段开始实施,港珠澳大桥边检站出入境车辆出现较大增长。2月25日至3月20日珠海口岸共验放出入境车辆超过4万辆次,日均1700辆次,是口岸开通首月日均验放量的两倍多。


  “我在江门有一家工厂,需要经常回内地打理生意,以前从皇岗口岸入境,要4个多小时的车程才能到江门,现在走港珠澳大桥只需两个多小时,而且通关速度很快,基本随到随走。”来自香港的温先生是免加签政策的第一批受益者。


  据介绍,今年4月底,免加签政策第二阶段将开始实施,面对可以预见的激增车辆,港珠澳大桥边检站将不断提升口岸通关能力和通关便利化水平,努力促进大湾区人员、物资高效便捷流通。


  如果说港珠澳大桥开通后,边检、海关加强与港澳联检单位合作、衔接是机制“软联通”,那么大湾区两岸路网贯通有效衔接,便是设施的“硬联通”。


  2019年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将开展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发展规划研究,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对外综合运输通道和内部快速交通网络,重点推进深中通道等续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确保虎门二桥近期建成通车,加强大湾区内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的有效衔接。


  同时利用港珠澳大桥建设和运营中的先进经验,加强设施“硬联通”和机制“软联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以人工智能为抓手,切实提升港珠澳大桥运维水平,构建协调均衡、面向未来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


  在距离港珠澳大桥上游约38公里的伶仃海域处,深中通道的建设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它由“桥、岛、隧、水下互通”组成,将珠三角“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城市团直接连接在一起。预计在2024年,深中通道将建成开通。


  除此以外,莲花山过江通道也开始厉兵秣马,虎门三桥也已经开始筹划。将来,连接珠江口东西岸的通道和桥梁将越来越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无缝”连接将更加顺畅。


  珠海市市长姚奕生表示,今年将继续完善交通格局,建设“两铁两桥”实现交通外联内畅。“两桥”,即深珠通道和黄茅海通道;“两铁”是广江珠澳高铁、广中珠澳高铁,希望珠海携手澳门加快融入国家高铁网。


  湾区广角
  互联互通不能 仅停留在交通层面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平台负责人、副教授陈刚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内多项大型交通项目相继落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获得重大进展,客运、货运方面的海陆空交通运输网络日趋完善,商旅、出行获得更多高效便捷的选择。可以预期的是,随着设施配套服务的逐步磨合与完善,商旅人士将获得更优质的通关通行便利,支线干线的通行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多式联运的整合程度将进一步提升。


  基础设施与交通运输只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融合发展的基础。然而,要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融合发展,互联互通不能仅仅停留在基础设施与交通运输的层面。区域合作与共融发展,包括沟通、协作、合作、协同等几个不同的层面,可将之归结为包括Communication、Coordination、Cooperation、Collaboration四个层面的4C融合发展框架。


  第一个C,沟通是指服务于沟通与流通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与网络构建,它使得区域内各种资源与要素能够流通,信息能够无缝传送与共享。


  第二个C,协作是指服务于各种商业活动运营、运转、协调与调度的制度建设与创新,包括更具效率与透明度的通关制度与法规、更高效且利于国际往来的关税征收政策与调整、更简明扼要并切合国际规范的商事制度建设等。这些都极大地影响着区域内运营的各种商业主体,体现在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绩效与供应链管理模式的调整与改变。


  第三个C,合作则需着眼于互惠互利的商业模式与创新,这将使得区域内各个利益主体发掘并形成共赢的合作模式。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层面的发展需多尊重市场规律。


  第四个C,协同则更多依赖区域内各营运主体在智力层面的共享与创新,要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与要素基于共融共通所迸发的创新能力,要尊重东西文化及商业逻辑的差异,这些都为创新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港珠澳大桥通车 倒逼物流业转型升级


  广东省交通集团下属威盛运输企业有限公司货运部总经理王国良


  港珠澳大桥通车,物流业期盼已久。它改变了香港与澳门、珠江西岸、广东西部乃至东盟等区域货物流转的方式,也给跨境运输物流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港珠澳大桥通车,加速了粤港澳客流和货流的往来,对跨境企业、物流行业是梦寐以求的大喜事——减少了路程,节省了时间,降低了成本,降低了经营风险,提高了周转率,增加了效益。另一方面,社会物流成本降低,企业受益,民众受益,全社会都受益。


  1989年12月29日,深圳皇岗口岸通关的第一批第一辆货车就是该公司的跨境货车。当时货车通关全是人工操作,司机证件等资料需经工作人员查验、逐一盖章,司机还要填写一系列报关单,各种资料核准后货车才可过关,通关时间一般需要30分钟。


  港珠澳大桥通车后,通关便利、快捷、现代化,通关模式实现了从传统的人工操作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质的飞跃。口岸通关效率的提高,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突飞猛进的发展成效,效率实在是今非昔比。


  港珠澳大桥通车后,跨境订单增长迅猛。随着该效应进一步深化、扩大,将引领整个物流行业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这个“世纪工程”一方面使物流行业的发展底气更足,另一方面对行业发展起到倒逼的作用,会促进物流业转型升级,去适应现代物流的需求。同时,对物流行业走出国门,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增加新的动力。

0
网友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我要团房

报名看房团

24小时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