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绿道: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2019-03-25 10:30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我说两句(加入讨论)

  在广州增城、从化,绿道连绵,连接城乡,节点错落有致。90后“海归”邓迪方在绿道边上经营起面积达1500亩的果园。


  在东莞松山湖,长达200公里的绿道串联起华为、宏川智慧等创新企业。


  从广州城乡到东莞松山湖,不断延伸的绿道编织起生态文明的绿色网络,将绿色潜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些关键词正在广东变为生动实践。从2010年开始规划建设的绿道,便是广东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的鲜活样本。数据显示,广东全省迄今累计建成绿道18019公里,完成11条总长780多公里的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活化利用工作。越来越多城乡居民享受到这份实实在在的“生态红利”。


  绿色发展理念根植人心,生态文明建设的脚步铿锵,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向前延伸。


  绿色之道▶▷1.8万公里绿道探路生态文明


  广州塔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有轨电车在花海树丛中穿梭。“迎着珠江清风一路骑行,观赏绿色美景,好不自在!”住在琶洲的居民盛先生说。在广州这样快节奏的国际大都市中,蜿蜒起伏的绿道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更加“诗意栖居”。


  “绿道的概念很早就从国外引入中国,但真正的实践活动却是从广东珠三角绿道网的开建开始的。”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马向明表示,以广州为代表的广东绿道建设,就是要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转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形态,为生态文明建设探路。


  2010年,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全省范围内印发《珠江三角洲地区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正式拉开绿道规划建设的序幕。


  作为省会和珠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城市,广州率先开始城市绿道网的建设。广州绿道迄今已建成3500公里,贯穿天河、黄埔、南沙、从化和增城等11个区,串联起全城数百多个景点,形成几十条精品绿道旅游线路,吸引国内外游客数千万人次。


  追青逐绿,久久为功。


  截至2018年底,广东全省共计完成绿道建设已超过1.8万公里,其中省立绿道6024公里,市立绿道11995公里。珠三角建成的绿道串联森林公园482个,基本实现“300米见园,500米见绿”。


  在佛山,南海城市绿道贯穿广东金融高新服务区,展现现代金融服务发展态势;顺德北滘绿道串联起白色家电产业区,展现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发展新模式……1654公里的佛山绿道,不仅洋溢着岭南水乡的乡野气息,更激荡着产业发展的澎湃力量。


  精心规划设计的广东绿道,呈现出城市转型、产业升级、环境再造带来的新气质。


  俯瞰珠三角,在这片中国制造业腹地和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地带上,绵延互通的绿道将森林、河流、公园、企业工厂、产业园区、生活社区、文化中心等串联起来,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相互融合,经济发展“高素质”和生态环境“高颜值”协同并进,高质量发展的协奏曲在这里奏响。


  绿色之变▶▷沿着绿道向美好生活出发


  在广州南站,每天数百列动车疾驰而来,几十万客流往来穿梭。这个背靠广州、佛山两座城市的超级枢纽,也是蜿蜒的绿道网络中的一个节点。


  从快速连接的高铁网到慢行的绿道系统,快与慢的切换之间,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更加紧密地连接起来。


  晴空之下的珠海湾仔口岸,每天都有不少澳门人骑自行车过关。一名澳门骑行爱好者表示,不少澳门人骑行都会选择珠海,一路海风相随绿满眼。在广东,精心建设的城市绿道已经成为多个地市举办马拉松的必经路线。


  在加速建设的粤港澳大湾区,“轨道+绿道”让人们可以从白云山直达珠江口,从从化北部山区到深圳惠州的大海边,从繁华的广州千年商都核心区到酷炫的深圳南山科技园……


  在专家看来,绿道的建设凸显着新发展理念的落地生根。通过绿道建设,珠三角改变过去以货物流通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最核心的功能设计转为以人的需求为主。


  绿色的连接,带来更加绿色的发展方式、更加美好的生活方式。


  遍布广东城乡、四季常春的生态长廊,让人们深切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每逢节假日,广州增城区的绿道上,游客川流不息。始建于清代的邓村石屋在修旧如旧之后,成了绿道上的“爆款”民宿。邓村石屋田园度假酒店副总经理黄洁玲表示,原本人丁稀少的落后乡村,借助绿道、古村落、客家围屋等串联,成为文旅的“新网红”。


  从一开始,增城绿道就以“幸福市民、快乐游客、致富农民”为宗旨,将绿道与沿线的村庄、景区、景点串联起来,形成市民休闲健身之道、游客观光消费之道、农民增收致富之道。


  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关系,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据统计,广州增城区绿道网建成后,每月约有3万名游客前往周边农家乐消费,绿道沿线的集体经济比非沿线村增长快53.6%,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生态兴则文明兴。作为集绿色、生态、民生和经济于一体的系统工程,绿道在广东大地遍地生根发芽,成为深入民心的“幸福之路”。


  绿动未来▶▷让绿色成为发展的不变底色


  春风正绿大江南北。广东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东平河畔,佛山最大的城市中心湿地公园——滨江湿地公园林荫密布、繁花盛开。紧邻湿地,佛山新城栋栋高楼正在崛起。佛山新城东平河绿道正在不断完善,将力争打造成为绿道“升级版”——碧道。


  今年,广东将高水平规划建设广东万里碧水清流的“碧道”,形成“绿道”和“碧道”交相呼应的生态廊道。省河长办介绍,今年我省将抓紧开展万里碧道规划编制,在各地市推荐并开展试点的基础上,精心遴选并做好10个省级试点工作,确保今年建成100公里以上的碧道。


  在绿道的基础上,南粤古驿道也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


  阳光下,韶关市珠玑镇中站村300多亩油菜花争相开放,一条古道蜿蜒在花海间。这里是南粤古驿道梅关古道精华段,也是当地乡村旅游的“网红”新地标,前来赏花拍照的游客络绎不绝。2018年,珠玑古巷和梅关古道景区共接待游客2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1亿元。


  在马向明等专家看来,现存的南粤古驿道大多分布在粤东、粤西、粤北的偏远地区,绿色发展条件独特,是广东最具生态产业开发潜力的经济走廊。仅2018年广东便完成了11条总长780多公里的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活化利用工作。


  从绿道到碧道、古驿道,广东通过绿道建设的优化升级,迈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把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广东努力让绿色成为发展的不变底色。去年,广东六项污染物指标年评价浓度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连续4年实现空气质量全面达标。今年,广东将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强臭氧污染治理,基本完成“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


  广东正在加快推进“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为绿心,以粤北、东西两翼森林城市为生态屏障,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图景正在这里绘就。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志才教授表示,广东进一步发挥“绿道+”的发展潜力,通过“绿道+文化”“绿道+健康”“绿道+交通”等,将让绿道“活”起来,更好为广大老百姓服务,为提升城市魅力服务。


  沿着绿道,绿色理念深入人心,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的幸福家园正在向人们走来。

0
网友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我要团房

报名看房团

24小时排行榜